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在香港空间呈现艺术家申玲的首次个人展览。本次展览由知名策展人李恩美及罗兰・艾格担任策展人。《浮游》将突出申玲的图像世界,这是基于她对人性的复杂所产生的敏感、诗意、同情的理解。
申玲的素描包含了一种看似无思无虑的,如游戏般轻盈的天真,和一种看似自发的偶然性和片断性。在充满智性、诙谐与讽刺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丰沛到极致的感性。日常生活里的琐屑微尘常会出现在她的素描作品中:动物和植物、家居用品和画室用具、身边亲近熟悉的朋友、咖啡馆里或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老照片、饰品、住宅内的陈设、花园里栖息枝头的鸟、爱人或朋友的肖像,所有这些都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打破等级次序的新鲜方式相互堆叠 - 无限的事物,被悉数纳入到一个极其个人化的、虚构的、童话般的、在情绪上具有连贯性的微观宇宙之内,并由此而被赋予了某种诗意。那种显而易见且富有诗意的一致性,源于艺术家个人与瞬息万变、支离破碎的微观现实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度与强度。
艺术家创造出一个杂沓密集的绘画现实,在这里,各种含有非理性或童话成分的叙事元素并不遵从某种等级森严的、预先设定好的绝对秩序。在那些树木和花朵背后,出没于五彩缤纷的丛林之中的动物、野猫、鸟、鱼和蛇,扰乱了我们的空间感知,混淆了虚拟的图像现实内部的方位感。这种虚构的、密集的、妖冶瑰丽而又神秘叵测的图像空间吸引着观者。这种游戏般的欢愉,和五彩斑斓的轻快活泼,是一种在任何叙事或具体而微的事物中都能感受得到的活力。以感性方式呈现具体而微的事物时所达到的深度,令申玲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她的作品中不存在任何通过图像而被诉诸视觉的叙事,而是借由绘画本身生成了一系列仅仅是通过图像、通过构图而被构建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图像事件。
申玲图像世界中的动机所折射出的紧凑性,模糊了潜在的和想像中的图像现实的各构成元素之间的界限,因而这一图像现实只能在视觉整体的隐喻和叙事的语境中得以阐释。“存在”之一致性那种难以抗拒的具体而微,在申玲的那些妖冶魅惑而又天真自然的图像中,体现为一种欢快、自洽、充满诗意的本质。她的绘画宇宙与她对具体而微的事物和生命整体的本质意义敏锐而又富于同理心的诘问,以及她对幽微复杂的人性的反讽和批判性阐释联系在一起。这种复杂性是由日常生活中渺小却实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短暂瞬间,由人与人之间飘忽不定的关系,以及作为真实体验或心理投射的场景,梦幻与想像所组成的。
![]() 秋风秋雨奈何天 200 x 200 cm x 3 布面油画 2016 | ![]() 一夜妒花风 -1 200 x 200 cm 布面油画 2017 | ![]() 一枕梦游 200 x 200 cm 布面油画 2017 |
---|---|---|
![]() 孤芳 75 x 60 cm 布面油画 2015 | ![]() 浮游 -1 200 x 200 cm 布面油画 2017 | ![]() 浮游 -2 200 x 200 cm 布面油画 2017 |
![]() 浮游 -3 200 x 200 cm 布面油画 2017 | ![]() 一树昏鸦 100 x 100 cm 布面油画 2018 | ![]() 一颗寒星 100 x 100 cm 布面油画 2018 |
![]() 一轮冷月 100 x 100 cm 布面油画 2018 | ![]() 朝露 29.7 x 21 cm 纸本铅笔 2015 - 2018 | ![]() 朝露 29.7 x 21 cm 纸本铅笔 2015 - 20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