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中国艺术家杨伯都个展“沿地平线”,于2021年3月27日至4月30日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举行首个个展,其开幕酒会始于3月27日下午4:00。
地平线,是一条隐隐绰绰的分隔线,在远方,也在脚下。
2007年,杨伯都下意识地选择了美术馆,这个她熟悉的空间,展开了一系列改编。早期的《在美术馆》中,她常根据素材图片对虚构空间里的具体原作进行简略地描绘,亦或截取局部、以大角度透视模糊原作。随着创作的深入,她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描摹的,是这种相对洗练空间中的“气氛”:
“从市政厅步行到费城美术馆,一路白雪皑皑。馆内幽暗无声,坐在画前的长凳上,我背靠墙睡了长长一觉。期间安宁无数次惊扰到了我,每当确定是在这里,又会闭眼继续睡去。这种空间的气氛可以随时被感知到,不论身在何处、何时,它都一直稳定存在。所以,我描绘的从始至终未有改变。”
在此系列的后期作品中,杨伯都保留了美术馆里常见的敞门、饰面、零散的工作人员或观众,却往往隐藏作品,或仅留一张白色画布。描绘户外场景时,她也尽量消减绘画手法或其他元素带来的打扰。平常的黄昏、草地、花丛、海滩、地面铺装、建筑结构营造的空间,不动声色地贴近了我们记忆中的类似情境。伫立在作品前,我们的观画视角与作品所呈现的正面透视重合,似曾相识的环境里,潜意识便直面着艺术家创造的场景,仿佛一抬脚,就走进这个杜撰出的空间,成为其间一员。
于是,空间潺潺地流动起来。美术馆里,消失点上的作品在最深处牵动着我们。然而,近景的敞门后有什么,到底选择哪一扇,穿过敞门,是向左还是向右?《日暮》中,正前方高高矗立的深灰色长方体在隐隐召唤着我们,但那究竟是什么,有多远,如何到达,以及......我们真的要去吗?
然后,我们看见了那个两米高的黑色方柱,通过四面的小孔向内窥:左右是一样的敞门,正面墙上的镜子里,映着我们自己。
杨伯都,1986年生于中国天津,2008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专业,2012年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与生活于北京。她先后在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MINE PROJECT画廊、费城PAFA Alumni Gallery、北京Wan Wan Lei Projects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杨伯都亦参与过多个机构的群展,包括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木木美术馆、北京X美术馆、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马刺画廊等。其作品陆续被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美术馆、木木美术馆、X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在美术馆 2021 A杨伯都 布面油画 120 × 240 cm 2021 | 海岸沿线 2021杨伯都 木板油画 24 × 32 cm 2021 | 日暮 1杨伯都 布面油画 200 × 133.5 cm 2016 |
---|---|---|
日暮 2杨伯都 布面油画 200 × 130 cm 2017 | 日暮 3杨伯都 布面油画 200 × 132 cm 2017 | 日暮 5杨伯都 布面油画 35 × 27 cm 2019 |
日暮 6杨伯都 布面油画 35 × 27 cm 2019 | 气氛杨伯都 装置 220 x 70 × 70 cm 2016 | 海市蜃楼杨伯都 布面油画 240 ×120 cm 2021 |
在美术馆 2021 B杨伯都 木板油画 24 × 32 cm 2021 | 在美术馆 2021 C杨伯都 布面油画 240 × 120 cm 2021 | 在美术馆 2021 D杨伯都 布面油画 60 × 70 cm 2021 |
索克研究所杨伯都 木板油画 32 × 24 cm 2021 |
艺术家
杨伯都
杨伯都,1986年生于中国天津,2008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专业,2012年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与生活于北京。她先后在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 MINE PROJECT 画廊、费城 PAFA Alumni Gallery、北京 Wan Wan Lei Projects 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杨伯都亦参与过多个机构的群展,包括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木木美术馆、北京X美术馆、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马刺画廊等。其作品陆续被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美术馆、木木美术馆、X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策展人
周游
周游,生于江苏南京。2012年本科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建筑设计专业,2017年于苏富比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现工作与生活于北京,任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公共艺术与收藏部总监。策划包括杨伯都、李晶个展。曾参与策划执行2019“过年特别艺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