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江上越个展 : 彩虹

策展人:汤姆·莫顿

9.1 - 10.8, 2022

首尔

 

解析彩虹 I 江上越

22. 9. 1. - 22. 10. 8.

策展人 : 汤姆·莫顿

她望着他,感到如此厌倦,厌倦努力去理解另一种话语、厌倦了倾听他、厌倦了照顾他、厌倦了辨认 他。他满脸浅色胡须,陌生地站在那里,他望着她。她认得他,认得他的眼睛。但她无法抓住他。她闭 上了自己的眼睛。 ——D·H·劳伦斯,《虹》 (1915)

乍一看,或许会误以为江上越的作品是抽象绘画:以平整的粗笔刷饱蘸葱郁而清透的色彩,勾勒出一道 道水平分布的平行粗线条,宛如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于蜿蜒中存续张力。若是近距离欣赏,或许作品 最为强调的是其自身的物质性:见证笔刷纤维如何扫过颜料,色素成分如何在重力加持下由上层渗入下 层,画布底色如何在笔触间隙若隐若现,仿佛在提醒观众每一幅图像都是独立客体,是媒介及其承载之 间的物质性交汇。不过,若后退几步,给予作品些许呼吸的空间,我们又获得了截然不同的体验。笔触 间浮现出人的面孔,抽象孕育出具象而疏离的创作,尽管形象算不上清晰明确,却也汇集起丰富的数据 集。

江上越不仅痴迷于交流,也沉溺于其固有的局限与缺憾。她在日本出生长大,在中国和德国习艺,如今 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她和她的创作都体现了战后第三代日本当代艺术家的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置身 于多种语言文化交汇处,她以敏锐的意识捕捉到,差异的暗礁恰恰是相互理解的基石。如她所说,“生活 在异国他乡首先遭遇的就是沟通障碍...人们大笑起来,说话的人则徘徊在阴暗的灰色地带,感受痛苦的 折磨。”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我猜测她受到了西方哲学家所谓“他心问题”(“problem of other minds”)的 影响,即,我们只能通过他人的外在表达,或者更准确地说,通过我们对他人表达的感知来了解对方, 而这最终会导致我们怀疑除自我意识之外其他任

而这最终会导致我们怀疑除自我意识之外其他任何意识的真实性。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她说“人类相互交流 不是为了靠近,而是为了评估彼此的差距”。如果每一次交流行为都必然触发某种程度上的误传,那么心 与心之间的沟壑就永远无法弥合。

尽管如此,我们生活在信号的世界里。我们的大脑是略有瑕疵的雷达,将快速传递人脸发出的信号视为 极为紧迫的任务。事实上,我们大脑皮层的整个区域以及梭状回都专门用于面部识别。根据人格特性的 不同,比如爱好社交或害羞内敛,它的激活方式也有所不同。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面对世界抛向我们 的海量视觉信息,我们从中挑选面容的偏好可以溯源到亲子吸引力,暨父母和婴儿相互形成内部表征的 过程,如果没有这种吸引力,母亲或父亲因为认不出自己的孩子而抛弃新生儿的概率将大大提升。或许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容易产生空想性错视,只需给予最模糊的视觉刺激,我们就能轻易感知到面 部特征。我们会在由分号和右括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中感知到眨眼微笑的讯息,也可以在月球表面的阴 影中识别出人脸。

注视着江上越的作品以及其中浮现的面孔,首先可能会想到,我们是否也在体验空想性错视。当然了, 艺术家负责在画作中描绘面孔,但其实,观众也必须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够看见它们:和画布保持距离, 在头脑中将那些含糊涂抹的颜料复原为形状完整的眼睛的或耳朵——而这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 创作的过程。是不是因为这样,江上越才会说,一些观众深信自己在画作中辨识出了熟识的面容?我们 认知中的现实总是于心灵的投注息息相关,因此,真正的沟通以及持久的共识尤为难得。有趣的是,江 上越曾经用客观的面部识别软件扫描自己的作品,结果,没有检测到任何人脸数据。

下载媒体资料

Works
Artist
艺术家
Etsu Egami Portrait.jpg

江上越

b. 1994 东京, 日本

江上越(Etsu Egami) 1994年生于日本,目前工作于东京和纽约,是日本战后崛起的第三代当代艺术家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家之一。她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留学。丰富的海外经历和个人体验,让她对语言和交流的学科非常感兴趣。江上越的作品包含了声音、视频和绘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她通过这些探索人类的本能和交流的真实性,提供了更人性和更国际的视点。

江上越因杰出的创造力屡获殊荣:2021年和2020连续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2021年被评为Artsy最受欢迎的国际的艺术家之一,获中国文旅部、日本文部省、韩国文化厅举办的中日韩东亚文化都市2022二等奖;2020年获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入围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奖,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派遣纽约;获索福林基金会亚洲杰出艺术家奖(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2019);第十六届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2018),第17届东方国际美术展日本外务大臣奖(2017)等。

江上越曾于多个城市举办展览,个展包括“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1),“彩虹 ”(轻井泽新美术馆,轻井泽,2021),“Facebook”(前波画廊,纽约,2021),“彩虹”(白石画廊,台北,2021),“社交距离”(A2Z画廊,巴黎,2021),“星球时间”(银座GSIX,东京,2021),“Entrance gallery Vol.1江上越”(千叶市美术馆,千叶,2020),“对话4000年”(千叶市文化中心,千叶,2018),“被掩盖的真相”(银座,东京,2017),“这不是误听 ”(德萨画廊,北京,2016)等。

 

此外,她的作品也展出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巴黎大皇宫、上野之森美术馆、UNESCO文化馆、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韩国文化厅、日本富冈市美术馆、日本南城美术馆、东京日中友好美术馆、中国油画院美术馆、第二届北京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第三届 CAFAM双年展、天津古海岸文化馆、北京树美术馆、炎黄美术馆、元典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韩国麦粒美术馆、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等。

​策展人
Inquire
Tom Morton_Photo.jpg

汤姆·莫顿

b. 1977年出生于英国林肯

汤姆·莫顿是一位策展人、作家,也是《frieze》杂志、《ArtReview》和《艺术巴塞尔故事》的定期撰稿人。他策展过70多个展览,曾在伦敦海沃德画廊和伦敦 Cubitt 画廊担任策展人,也作为独立策展人。他目前正在筹备一场重要的当代英国艺术家群展,将于2025年在美国达拉斯开展。

 

他策划的主要展览包括:《翠鸟之翼》,格林画廊(2022年,纽约);《马法舞厅的Äppärät》(2015年,美国马法);《英国-英国-波兰-波兰:从90年代到今天欧洲边缘的艺术》,乌亚兹多夫城堡(2013年,与 Marek Goździewski 共同策展);大型巡回研究型英国艺术展7:《在彗星的日子里》(2010-2011年,与 Lisa Le Feuvre 共同策展);《亚历德罗·乔多洛夫斯基的“沙丘”:一部从未在Drawing Room展出的书的电影》,伦敦 Drawing Room艺术空间(2009年);《如何忍受》展览项目,第一届雅典双年展(2007年)。他还是2008年釜山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2017至2018年间,他在伦敦的 Blain|Southern 画廊策划了《房客》系列展览,是为新兴艺术家举办的六场个展。2022年,他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首尔空间合作,策划了江上越个展《彩虹》。

 

莫顿已撰写多篇单一艺术家专题文章,涉及艺术家包括格伦·布朗、拉希德·约翰逊、皮埃尔·惠格、克里斯蒂安·马克莱、维克多·曼、塔尔·R、蒂诺·塞加尔与安德罗·韦库等。他曾在英国和国际上多所艺术学校和大学任教美术和策展,并与当代艺术家合作出版了几部短篇小说作品。

 

莫顿在伦敦考特尔德学院获艺术史硕士学位,目前居住在英国罗切斯特。

Beijing

1st Space

D06,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st. Beijing, China

2nd Space

B01,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st. Beijing, China

Headquarters Space

B5, Yard No.3, Jinhang E. Road., Shunyi Dst, Beijing, China

Hong Kong

Central Space

10/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Wong Chuk Hang Space

20/F, Landmark South,

39 Yip Kan Street,

Wong Chuk Hang, Hong Kong

Bangkok

Room. 201 - 206
River City Bangkok,
23 Soi Charoenkrung 24,

Bangkok, 10100, Thailand

Seoul

B2, 6,

Apgujeong-ro 75-gil, Gangnam-gu,

Seoul, 06011,

Republic of Korea 
 

Singapore

402 Orchard Road,

Delfi Orchard #06

Singapore

Inquire for information  |  查询更多资讯

Follow us  |  关注我们

  • Grey Facebook Icon
  • chn_wechat
  • Grey Instagram Icon
  • Artsy_logo.svg copy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Vimeo Icon
  • Ocula symbol 2
  • LinkedIn
  • XiaohongshuLOGO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订阅我们的简讯

Copyright ©1997- 2024 Tang Contemporary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