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弗里达·万纳伯格:爱在日落黄昏时

策展人:王诗颖

12.5, 2023 - 1.2, 2024

北京总部空间

Press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宣布,将于2023年12月5日下午4点在北京总部空间举办瑞典艺术家弗里达·万纳伯格(Frida Wannerberger)个展“爱在日落黄昏时”,展出艺术家近期创作的约三十件绘画作品,包括她于2023年完成的最新布面油画,以及2019年至2021年创作的系列纸本作品。本次展览由王诗颖策划。

 

 

“我可以感受一切。然而,只要我一有感觉,你就马上说——把它抛开,把痛苦抛在不再会伤害人的地方,让它成为故事,成为历史。但我不想把它抛开。是的,我知道你想要我说什么一因为我拯救了这么多令人痛苦的东西一因为我实在无法把它叫作别的什么,并且“经受住了”,接受下来了,并使它一般化了,就因为如此,我自由了,也更坚强了。”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弗里达·万纳伯格并不止于意象与书写,她更像一个记录者,用最私密紧贴着我们皮肤的服饰作为笔记去记录敏感与审视,服饰遗留浸渍着我们身体的痕迹,有芬芳涂抹的香水,也有沾染着的分泌汗渍。不同于罗曼·罗兰《流行体系》中服装的三种类型概述,弗里达以蓬松袖子女孩形象展示本体体验,执着身体的诉求并塑造着自我认知的感性象征,服饰的形象是她的第二层皮肤。

 

她少女的自我营造实践,像是伦敦湿润气候中的雾气,总给人一层淡淡的疏离感。艺术家本身的敏感也被带入到作品中,抒情而写意,弗里达的描述仿佛不带任何目的,却暗含着反思与执着。在艺术家的记忆中,不太遥远的过去,女性没有更多选择,只能穿着连衣裙或其他形式的裙子,弗里达用这种服饰的样式代表对集体女性历史的致敬。这种服饰包含悠久的历史,其高耸的肩头和蓬蓬裙的样式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穿着,这种样式有着丰富的领形与拔高的腰线,下身有衬裙或撑架裙显示体感,手臂裙袖则有鼓起的泡袖与莲藕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服饰无疑开启了关注身体美感的复兴,并利用服装的裁剪来凸显强调女性的身体轮廓优势,这也是之后女权主义批判的所在。

 

但弗里达选择服饰样式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此,艺术家借助源于童年、少年时代的视觉记忆将精致但相当自由的服装作为表述的手段,拒绝女性“性化”(sexualised womanhood)和男性凝视。在身份塑造的过程中,个体着装行为是身体在个人和社会间不断协商的结果,弗里达正是将服饰的样式以符号性的绘画语言展示,将自我的体验最终导向自我价值。朱迪斯·巴特勒将性别视为不断被文化建构的、可塑的身份,这种身份是通过重复程式化的行为在社会上建立起来的,并且是可重复的、表演性的。在艺术家的自我世界中,形象与物质环境之间通过私人经验领域展开了对话,她用这种融合方式为后女性主义批判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不安的情绪与状态重新拉回自我选择的诘问之中,弗里达的画面意象不是让我们沉醉于中,与此相反,这些意象摆脱了固有的思维束缚,激发了幻想,刺激了批判的对象。

 

弗里达·万纳伯格作品中的女孩表情显得无辜,撑满画面感的衣服像是能脱离地面的引力,确实如此,对比躯体得娇小,尤其是与地面接触的鞋子总是被塑造得飘渺无力,每个孤立的作品中,都在等待着自我的启蒙,她建构的女性形象不在于群体的关联,如同她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的细腻的经历,描述不再强调固定的功能,而是强调某种存在状态,面对性别化的媒介化环境,她的作品状态聚焦更微观的情境,在持续自我记录和剖析过程中,背景与人物成为协商考虑的变量,以不合作状态展示艺术家的立场。

 

服饰不仅作为符号遮蔽着身体,同样也使用和融合着身体,它不仅提供物质的体感和触感,也提供情绪的吸引力,弗里达的画作中形象的装饰细节与非物质性的符号持续在引导观众凝视的发散演化。在流行文化场域内,经过对性感苛刻的批判后,弗里达将跟随自我的价值,展示自我无惧的生命状态,即以接受或拒绝的姿态面对定义的女性特质。这种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孩童与成人的复合形象,以一种执着和怜悯的状态呈现出当下女性本质的质询,对于自我既不需要外在定义回应,也不需要简单屈从主义与价值本身。

 

 

文/王诗颖

下载媒体资料

Works
当拥有自己的主动权,干涉爱情时该穿什么

当拥有自己的主动权,干涉爱情时该穿什么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19

在鲁昂植物园找那只叫克里克特的蟒蛇时该穿什么

在鲁昂植物园找那只叫克里克特的蟒蛇时该穿什么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19

希望过去成为现在时该穿什么 上蜡的桌布衬衫,1997年凉鞋

希望过去成为现在时该穿什么 上蜡的桌布衬衫,1997年凉鞋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19

当拒绝了邀约并落实了化名为Tiger Lily的错误身份时该穿什么 狂野连衣裙的呼唤

当拒绝了邀约并落实了化名为Tiger Lily的错误身份时该穿什么 狂野连衣裙的呼唤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19

当一个复杂的男人宣称你特别复杂时该穿什么 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当一个复杂的男人宣称你特别复杂时该穿什么 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19

表演法语vive la reine时该穿什么/我们想要下雨

表演法语vive la reine时该穿什么/我们想要下雨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19

在《Vogue》中的穿搭 VI

在《Vogue》中的穿搭 VI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21

在《Vogue》中的穿搭 VII

在《Vogue》中的穿搭 VII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21

华伦天奴

华伦天奴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21

那个在沙滩结婚的女孩

那个在沙滩结婚的女孩

纸本水彩、铅笔 50 x 31 cm 2019

一个我记不起名的男孩  名字有点“凶猛”

一个我记不起名的男孩 名字有点“凶猛”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20

为了最终的消化

为了最终的消化

纸本水彩、铅笔 47 x 31 cm 2021

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扫兴

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扫兴

布面油画、丙烯 230 x 120 cm 2023

你想见我却也没问过我可曾想见你

你想见我却也没问过我可曾想见你

布面油画、丙烯 180 x 120 cm 2023

你说了你很久没有女朋友是因为女人太复杂,但你却又与前任复合了

你说了你很久没有女朋友是因为女人太复杂,但你却又与前任复合了

布面油画 160 x 100 cm 2023

你在很多方面都让我失望

你在很多方面都让我失望

布面油画、丙烯 160 x 100 cm 2023

2023年的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还在读英国《金融时报》的“军事简报”专栏...

2023年的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还在读英国《金融时报》的“军事简报”专栏...

布面油画、丙烯 160 x 100 cm 2023

你们都是我心中的创伤

你们都是我心中的创伤

布面油画、丙烯 180 x 120 cm 2023

内心的黑暗

内心的黑暗

布面油画 180 x 120 cm 2023

孤独女孩

孤独女孩

布面油画 160 x 100 cm 2023

就在你相信爱情和战争都可以不受控制时,你的朋友告诉你,他们经过一年努力成功从俄罗斯途经格鲁吉亚安全逃到德国

就在你相信爱情和战争都可以不受控制时,你的朋友告诉你,他们经过一年努力成功从俄罗斯途经格鲁吉亚安全逃到德国

布面油画、丙烯 160 x 100 cm 2023

爱在日落黄昏时

爱在日落黄昏时

布面油画、丙烯 230 x 150 cm 2015

梦中的回答

梦中的回答

布面油画 180 x 120 cm 2023

心甘情愿的微笑

心甘情愿的微笑

布面油画 160 x 100 cm 2023

女友的否定

女友的否定

布面油画 180 x 120 cm 2023

100 men, 100 kittens

100 men, 100 kittens

布面油画、丙烯 160 x 100 cm 2023

等待 等从天堂来的男孩

等待 等从天堂来的男孩

布面油画、丙烯 180 x 120 cm 2023

Artist
艺术家
Portrait of Frida Wannerberger, Credit Carl van der Linde.jpeg

弗里达·万纳伯格

 

 

弗里达·万纳伯格(Frida Wannerberger),1989年生于瑞典。她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她的作品是在当代背景下的女性及少女时代中融入自我观测下的思考。在她的肖像作品中,飘渺的女性形象身着华丽服饰,让观众随心所欲地解读她作品中的女性特质,同时也将身体转变为交流想法的工具。艺术家的生活是最有影响力的视觉来源,她的生活也将她的绘画变成了围绕身份和机构主导的象征主义及视觉线索的情感传记故事。

 

弗里达·万纳伯格曾在伦敦Haricot画廊及上海逵园艺术馆举办个展,并曾参加2023上海ART021博览会。她参加的群展包括:“软核硬核”(D Contemporary,伦敦);“向墙壁发问”(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x 颂艺术中心,北京);“Look Mum No Hands” (9 French place, 伦敦)等。万纳伯格的作品曾被斯德哥尔摩Solo House收藏。

策展人
微信图片_20230218122232.jpg

王诗颖

 

王诗颖,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专业,双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策展部。策展方向关注替代空间展览方式以及流动的、渐进的和网络化的艺术呈现生成方式,强调“融合”空间概念在展览实践中的影响。策划的展览包括:“杨纳个展:伊希斯之地”(2023)、“间有闲时多云到阴”(2022)、 “免疫地理”(2021)、伦敦非赢利艺术机构Gaswork“Awakening”线上展览项目(2021)、地瓜社区“生活之后”替代空间群展(2019)等。

Inquire

Inquire for information  |  查询更多资讯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订阅我们的简讯

Follow us  |  关注我们

  • Grey Facebook Icon
  • chn_wechat
  • Grey Instagram Icon
  • Artsy_logo.svg copy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Vimeo Icon
  • Ocula symbol 2
  • LinkedIn
  • XiaohongshuLOGO

Career Opportunities |  职位空缺

Copyright ©1997- 2025 Tang Contemporary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