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阈限接处  

艺术家:约翰·阿姆莱德、安娜·伊娃·伯格曼、克里斯蒂安·博内福伊、尼古拉斯·赫洛博、伊塔·尤达、塞法·克莱因、詹尼斯·科内利斯、保罗·米纳德、彼得·维米尔施

策展人:拉瑞斯·弗洛杰

2024.7.13 - 2024.8.17

北京第二空间

Press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24年7月13日下午4点在北京第二空间呈现国际艺术家群展“阈限接处”。展览由拉瑞斯·弗洛杰(Larys Frogier)策划,汇聚9位(组)著名艺术家和新兴艺术家的60余件代表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我们转型中的自然、文化、社会和数字世界中各种材料和元素的微观探索。艺术家们给予了在独断的二元对立思想体系和主流权力结构中常被忽视的生命的沙沙声以微妙、深刻且批判性的关注,通过大胆表现不断进化的形式、色彩与纹理,在提供对生命的全新感知的同时,创造了开放的语言形式。

 

当某事物位于我们感知的极限时,它就被认为是“阈限的”。我们的感官无法完全感知它,但如果我们足够关注生命体、人造部件之间的微观接触地带,“阈限”便会显现,反映出生命作为一个持续的创造过程所照映的更深刻的东西。在文化图像学与集体记忆、本土实践与虚拟现实、科学与艺术史的交汇处,“阈限接处”的艺术家们培育了兼具变革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揭示了生命体、人工制品与技术之间更为微妙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强大转变。

深刻感知生命并培养彼此之间的建设性关系的方式正在变得愈发宝贵。在痴迷于快速的工业/技术/数字发展、经济增长、大众消费主义和不断创新的社会中,速率(Speed)是用来衡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惊人变化的常用词。在艺术领域,二十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运动以及今天对“数字技术”的狂热使用/误用,将一切变化等同于速率的思维惯式反映了一种试图将形状、声音、图像、空间、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等全部完美化的意识形态乌托邦。

如果我们从完全不同于速率、生产力和完美的角度来看待运动和变化,那会怎样呢?从粒子、光线、空气、表面、形状、颜色、固体物体以及人之间的阈限接触地带来观察变化和运动又会怎样呢?

在(天体)物理学中,科学家们通常使用“速度(Velocity)”,而非“速率”,来描述粒子、声音、光线、物体及图像等的时间/运动/位移与方向、大小、重力、时间、质量或动量、阻力、摩擦力等不同参数之间更复杂的方程式。此外,在物理学和流体动力学中,“阻力”被称为“流体阻力”,是一种作用在任何相对于周围流体运动的物体上的相反的力。在海洋科学中,透光带,也称为阳光区,是水体最上层,它能够接收阳光,让浮游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70%以上的地球氧气。海洋的最底层或无光带,即深海区(1000米深及以下),则被认为是位于透光带和弱光带之下的黑暗区域,涵盖大部分海洋水域。事实上,无光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暗:在深海中,最近发现并研究了未知的物种,它们为了在深海中生存,进化出了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光谱。不幸的是,为了所谓的“绿色能源”,不同海洋的无光带已开始被开发和破坏,以开采制造电子用品、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所需的大部分矿物质。

展览“阈限接处”通过挖掘“微观和宏观能量来源”,在当代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推动了创作领域的社会和文化批判性、感官和情感体验、远见和精神视角。当社会痴迷于简单的二分法,例如新与旧、传统与创新、本土与数字、北方与南方、宇宙与多重宇宙,艺术家们如何触及图像之外的领域并发展艺术姿态,培养人类和非人类组成部分之间的跨界表达?这些组成部分有无可能成为自然、文化、技术或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阈限接处”提供三种主要的现场体验:

拖着……一个非凡的人生

尽管宏大叙事声称绘画已经终结,但在对技术和数字创新的狂热追求中,绘画依然是艺术家们不断重塑历史并提供丰富经验的开放领域,这些所提供的经验将我们的感知和情感与非凡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

彼得·维米尔施(Pieter Vermeersch)在画布和建筑环境上创造出微妙而强大的色彩渐变光谱,并将颜料与其他材料和技术(如大理石上丝网印刷)相结合。他的艺术是远非侵入性的,是基于与我们的身体、城市和自然环境以及我们内在精神空间的亲密共鸣、振动和连接的出现。

约翰·阿姆莱德(John Armleder)深入研究绘画和抽象,总是将我们的目光引向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凡家具、物件和乐器之间的碰撞,颠覆我们的社会现实以引起我们对被经常忽略的“非凡”生活的核心的关注。

克里斯蒂安·博内福伊(Christian Bonnefoi)探索了绘画的无限可能性,质疑其述词和历史,试验与表面、透明与不透明、边缘与延伸、组合与繁衍的多种关系。他通过将不同层次的纸张制作令人惊叹的拼贴画,将我们与不可见的图像的力量相连接。

 

欢迎……无名者们

从(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转变是令人眩晕且具有决定性的:当机器、技术和工业无休止地(再)生产商品以形成并满足迫切的消费主义社会的需求的同时,数字技术已能够预测和控制身体、身份和行为。

詹尼斯·科内利斯(Jannis Kounellis)彻底颠覆了工业、文化和艺术的既定规范,同时根据我们脚踏实地重新融入生活的能力,发展出一种深刻而独特的诗意姿态。床架、木炭、火、衣物、油灯、铅、铁板等材料被组合成巨大的“画作”面板,让我们重新感受到极致而强烈的世界的原始性与物质性体验。

艺术家二人组伊塔·尤达 (Ittah Yoda) 通过将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与生物组成部分、本土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相结合,扩展了绘画媒介,创造出未知神秘但深度有机的形态与环境的新表现形式,从而呈现其持续的转变过程。

尼古拉斯·赫洛博(Nicholas Hlobo)则选择不用画笔作画,而是用刀和剪刀切割和缝制画布,并结合其他材料(如皮革和缎带等),展示出伤痕、创口、缝隙和针脚,以一种动态和另类的方式重新映射(后)殖民历史,以及个人和集体记忆。漂浮于不受构图束缚的背景之上,赫洛博的形状既可以指代抽象或有机形态,也可以指向微观细胞或空间星座。

 

代表着……超越语言、国界和风景

现今,在艺术和社会历史中,人们认识到“风景”是我们习惯称之为“现实”、“自然”或“社会”之物的一种人为建构。因此,文字和图像在发展关于我们如何表现、构架、甚至是控制世界的叙述方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少数艺术家正在尝试挑战这种叙述和艺术流派的界限,呼吁人们重新想象图像如何传达对空间、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知,触及那些未说出口、被遗忘的事物,从而阐明始终保持形式、语言和解释多样化的重要性。

安娜·伊娃·伯格曼(Anna-Eva Bergman)采用金属薄箔(金和/或银)与乙烯基、油画颜料或丙烯涂料相结合于木板或画布上,创作极简风格绘画。她的艺术创作基于对自然元素(空气、水、土、金属、火/光)的亲密而深刻的感知,悉心关注其空隙,从而展现山脉、岩石、天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接触地带。

伊夫·克莱因的孙女赛法·克莱因(Seffa Klein),采用炼金术般的精细过程融化铋来创作她的画作。铋这种元素金属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包括高密度、低熔点和凝固时膨胀。根据时间、温度、光线、液化和凝固的不同参数,熔化的金属会因光在其表面的折射和反射产生多种彩虹色。

保罗·米纳德(Paul Mignard)将风景转换为通往令人着迷和神秘的形状、颜色、材料、光度等层次的旅程。他将闪光颜料吹到画布上,将抽象形状与空间星座、符号、神秘标志、以及古老经文相结合,创造出我们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反制图景。他的作品提供了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其中有机形态、血管系统、古老传统与当代文化都在抵抗任何形式的封闭、排斥和系统化。

 

阈限接处

“阈限接处”解开了表征的密码,以便更好地连接生命元素,让我们能够参与到变革、意外邂逅、延伸和结合、萌发和绽放之中。比起关注那些引起媒体、技术、地理、人物和文化之间对立的无益争论,我们更应感知和质疑生命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渗透和相互关系。从对自然元素的亲密体验到对理论概念、传统宇宙学和数字元宇宙的有力拥抱,或许并没有那么多矛盾,反而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Works

​展出作品

Artist
策展人
拉瑞斯·弗洛杰 Larys Frogier.jpeg

拉瑞斯·弗洛杰 Larys Frogier

 

上海外滩美术馆前馆长。自2023年起,担任由欧洲文化局(巴黎)领衔的长期研究项目“成为世界”的科技及艺术总监,该项目隶属于欧盟委员会(布鲁塞尔)发起的“欧洲地平线”项目。作为一名策展人、评论家与艺术史学家,他深入参与到后全球化语境中的艺术挑战与社会变革中,持续生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转变同时也要求全新的关联方式、公民身份与重新研发的创造力。

他策划了多档展览,发表过多部专著与论文,研究并讨论了来自如下艺术家的创作: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南·戈尔丁、波拉·彼薇、乌戈·罗迪纳、王度和杨诘苍。

他曾担任法国雷恩市La Criée当代艺术中心总监,策划过长期的研讨会、驻地、展览与出版物项目,不断挑战广泛的全球地域之间的联结与断裂。作为2013年首届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的评委会主席,他将该项目构想为一个全新的奖项、一场展览与一系列研究项目,作为一个持续演变的平台,推广新锐艺术家,将亚洲作为一个持续的构建和亟待调研的问题而非一个单一的地区和固定的身份。

拉瑞斯·弗洛杰曾任教于法国雷恩大学,教授艺术理论,艺术史和策展课程。他同时也是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与艺术批评文献库的研究员。

Inquire
艺术家
安娜·伊娃·伯格曼 Anna-Eva Bergman.jpeg

安娜·伊娃·伯格曼 Anna-Eva Bergman

 

出生于1909年,曾与汉斯·哈同(Hans Hartung)结过两次婚。伯格曼生前为人们所熟知,但在她去世后,她的作品却被艺术史学家们抛在了脑后。除了她是一名女性,而当时艺术史是男性的天下这一事实之外,她的作品和艺术选择的独特性也掩盖了她在战后艺术界的重要性。 正如安妮·克劳斯特(Annie Claustres)所写:"安娜·伊娃·伯格曼的作品并不属于'先锋派'的线性历史。金箔或银色颜料等材料的使用,以及与形而上的风景概念相联系的象征主义,使她与 20 世纪的美学问题相去甚远"。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她的作品被拿来与在世的艺术家相比,在当代艺术界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如历史学家奥勒·亨里克·莫伊(Ole Henrik Moe)所强调的那样,她的作品是 "抽象与自然的结合",她的作品既具有当代性,又具有普遍性。

伯格曼的作品曾两次在都灵展出,第一次是 1969 年在市政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另一次是 1975 年在 Annunciata 中心举办的展览。奥斯陆当代艺术博物馆于 2015 年 11 月举办了她的大型作品展,最近,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博物馆将于 2021 年为她举办大型专题展。2023 年,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她的大型回顾展。她的作品被世界众多博物馆收藏,并被路易威登基金会(巴黎)、萨姆达尼艺术基金会(孟加拉国)和卡雷艺术馆(尼姆)等当代艺术机构收藏。

 

克里斯蒂安·博内福伊 Christian Bonnefoi.jpeg

克里斯蒂安·博内福伊 Christian Bonnefoi

 

1948年出生于法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直是法国当代艺术界的一位独特人物,他以一种激进的方式,特别是通过拼贴技术,对绘画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和重新艺术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创作实践。博内福伊对绘画的物质性和几何形状特别感兴趣,他的作品在抽象和具象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与 20 世纪的大师和先锋派(马蒂斯、毕加索、几何抽象、极简主义等)进行了多次对话。博内福伊著有大量文章和书籍,他目前是 Eliott 的 "L'Éclectique "收藏馆长,该馆每年出版 4 至 5 卷有关艺术、心理分析、哲学和神学的书籍。

博内福伊的作品在国际博物馆和展览中展出,其中包括巴黎蓬皮杜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2008年举办了他的首次回顾展)、法国尼斯 Cateau-Cambrésis 的马蒂斯博物馆; 让·保罗·纳贾尔基金会,迪拜(南非);爱马仕基金会Le Forum,东京(日本);爱马仕基金会La Verrière,布鲁塞尔(比利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纽约(美国);巴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FNAC,巴黎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等。

 

伊塔·尤达 Ittah Yoda.jpeg

伊塔·尤达 Ittah Yoda

由 Kai Yoda 和 Virgile Ittah 组成,工作地点在柏林、巴黎和东京。他们都曾就读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Kai Yoda 最初在东京著名的庆应义塾大学学习环境信息专业,2011 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攻读摄影和动态影像专业,并在那里遇到了专攻雕塑的 Virgil Ittah。两人于 2013 年从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组成了二人组。

伊塔·尤达的作品预示了一个后人类世界,一个人类、自然和数字和谐共存的 "共生世"。共生世 "这个词是基于共生的概念,这种持久互利的关系对于参与交换的每一个生命来说都是如此。共生关系已经可以在自然界中观察到,例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二人与生物学家共同研究了这一关系,并将其抽象化,使其成为连接二人不同实践中所有元素的知识和艺术素材。他们的作品必须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他们投入的众多媒介(雕塑、装置、虚拟现实、绘画、家具等)中的每一个都充当一个物种,每种形式都与其祖先共享遗传艺术的信息。

波吉画廊于 2023 年春季举办了他们的首次个展,同时还在法国莱利拉斯让-科克托文化中心、法国昂热美术馆和法国国际艺术与乡村中心举办了多次联展和个展。2024年初,他们的作品在鹿特丹的 Huiden 俱乐部和阿维尼翁的兰伯特收藏馆展出。伊塔·尤达已经举办过多次展览,包括法国巴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巴黎+、美国纽约军械库艺博会、法国巴黎埃菲梅尔大皇宫的the Palais Augmenté、法国尼斯109双年展、法国阿尔勒双年展、法国巴黎 Poush Manifesto、日本东京 Sprout Curation、英国伦敦 Annka Kultys Gallery、法国巴黎 Cité International des Arts、英国伦敦 Frieze N°9 Cork Street、西班牙马德里 ARCO 等。据《世界报》报道,他们是 2022 年最有前途的艺术家之一。

詹尼斯·科内利斯 Jannis Kounellis.jpeg

詹尼斯·科内利斯 Jannis Kounellis

 

詹尼斯·科内利斯是一位与贫穷艺术运动有关的希腊裔意大利艺术家。他于 1936 年出生于希腊比雷埃夫斯,后来移居罗马,并成为国际艺术界的知名人物。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成为贫穷艺术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贫穷艺术运动强调原始、元素的美学,拒绝传统的艺术媒介。科内利斯因其开创性的装置艺术而广受认可,这些装置艺术融合了现成的物品、活体动物和各种材料。1969 年,他展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无题(12 匹马)》,其中的活马拴在画廊空间的墙壁上。这件作品体现了他对创造沉浸式、多感官体验的兴趣,挑战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库奈利斯一直在探索变革、仪式以及自然界和工业世界之间的关系等主题。他的作品经常融入煤炭、钢铁、木材和布料等日常材料,为贫穷艺术的独特美学做出了贡献。

詹尼斯·科内利斯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广泛展出,参加过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等重大艺术活动。他的作品多被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美术馆、基金会和私人所收藏。是在全世界各地最重要的博物馆展出频率最高的艺术家。1972年以来,他曾七次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1972年至1982年十年间他受邀参加卡塞尔文献展。

科内利斯于 2017 年 2 月 16 日在罗马去世,留下了丰富而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因其实验性质和对人类体验的深刻参与而继续受到赞誉。

约翰·阿姆莱德 John Armleder.jpeg

约翰·阿姆莱德 John Armleder

1948 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是那一代最有影响力的瑞士艺术家之一。约翰·阿姆莱德跨越五十年的职业生涯融合了该时期中各种相互竞争的美学发展历程。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日内瓦激浪派的一员,同时也是ECART GROUP 的创始人。其作品以多样化闻名,其中包括激浪派精神、抽象艺术、现成品和雕塑、表演艺术, 以及房间大小的装置艺术。

阿姆莱德的“倾泻绘画”将注意力集中在画布上颜料的流动。在每一幅画中,他都强调了流畅的书法弧线(以及从中滴落的水滴),引导抽象表现主义和行动绘画的能量。然而,正如他的作品经常出现的那样,这些画作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欣赏材料的巧妙性质以及内在的视觉趣味,取代了现代主义前辈的庄严,更不用说创造和观看充满活力的色彩飞溅的行为本身了。

他的部分个展和群展包括:“YAKETY YAK”,MRAC,法国(2023);“再,再”,外滩美术馆,上海,中国(2021);《IT NEVER ENDS》,蓬皮杜卡纳尔中心,布鲁塞尔,比利时(2021);“DELLAMATERIA SPIRITUALE”,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罗马,意大利(2020);阿斯彭艺术博物馆,科罗拉多州,美国(2019);席恩美术馆, 法兰克福,德国(2019);多纳雷吉纳当代美术馆MADRE,那不勒斯,意大利(2018);博尔扎诺美术馆,意大利(2018、2016);第戎当代艺术中心,法国(2014、1996、1989)等。阿姆莱德于2011年获得梅拉·奥本海姆奖(MERET OPPENHEIM PRIZE),于2007年获得LEENAARDS FOUNDATION PRIZE,并于1995 年获得VILLE DE GENÈVE PRIZE。他曾参加塞萨洛尼基当代艺术双年展,希腊(2013);横滨国际当代艺术三年展,日本(2008);布拉格双年展,捷克(2008);第七届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法国(2003)以及第42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1986)。

尼古拉斯·赫洛博 Nicholas Hlobo.jpeg

尼古拉斯·赫洛博 Nicholas Hlobo

 

1975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现居住和工作于约翰内斯堡。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 1994 年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之时,当时南非涌现了新的自由感和民族自豪感。对祖国民主现实的微妙评论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艺术话语的关注仍然是贺罗伯作品的核心。赫洛博使用有质感的材料(例如丝带、皮革、木材和橡胶碎屑)进行融合和编织,创造出复杂的二维和三维混合物体。每种材料都与文化、性别、性或种族身份有着特定的联系。这些作品共同创造了一个复杂的视觉叙事,反映了贺罗伯的祖国南非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二分法。他令人回味的拟人化意象和隐喻性十足的素材阐明了这位艺术家在其南非传统背景下的多面身份。

赫洛博于 2002 年获得约翰内斯堡威特沃特斯兰德理工学院的美术学位。他的作品被收录在许多国际公共和私人收藏中,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 (SCAD) 艺术博物馆、底特律艺术学院和开普敦蔡茨当代非洲艺术博物馆。他曾在海牙 Beelden aan Zee 博物馆 (2016 )、佐治亚州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 (2010 ) 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2008 ) 举办过个人博物馆展览。 赫洛博曾参加过多个双年展,包括第 18 届澳大利亚悉尼双年展(2012)、第 54 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第 6 届利物浦双年展(2010)和第 3 届中国广州三年展(2008)。

保罗·米纳德 Paul Mignard.jpeg

保罗·米纳德 Paul Mignard

 

198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保罗·米纳德的作品探索景观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真实还是想象,有时是根据旅行记忆重建的。他在印花织物或无框空白画布上创作,然后将画布钉在墙上。他混合颜料和闪粉,创作出梦幻般的图像,灵感来自制图学、神秘主义和人类学。他使用丙烯酸媒介,将颜料、金属粉末和闪光粉直接筛分或吹到松散的画布上,有时会事先印好,总是无框展出。他色彩斑斓的水彩作品展现了视觉上的拼贴画,让人联想到神秘的图表,将人体和自然的主题与神秘的符号、几何图形以及古代经文的部分复制品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保罗·米纳德深受道家学说的启发,他通过对精神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暗示了自我与环境的相互转化,在这里,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以及神圣与世俗并不分离,而是不可逆转地联系在一起。

最近,他受邀在 Domaine des Oseraies(法国法沃罗勒)驻留。2023 年,保罗·米纳德受邀为 2023 年芝加哥世博会 IN/SITU 项目创作一件原创作品。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个展和联展,包括在 Galerie Poggi(法国巴黎)举办的 "Nopal "展、在 Fabre(法国巴黎)举办的 "The Return "展、在 Villa Emerige(法国巴黎)举办的 "Outside Our "展、在 Galerie Michel Journiac(法国巴黎)举办的 "Le temps des assassins "展以及在 Crédac(法国塞纳河畔伊夫里)举办的 "Rappelles toi de la couleur des fraises "展。

 

彼德·维米尔什 Pieter Vermeersch.jpeg

彼得·维米尔施 Pieter Vermeersch

 

1973年出生于比利时的科特赖克,彼得·维米尔施对绘画的艺术研究超越了画布的限制。他的作品通常包括大型空间干预,不断颠覆为展览空间构思或根据现有建筑场地进行调整的领域。除了沉浸式的绘画装置和渐变壁画外,他的作品还包括一系列短暂的零度画布画。通过凿刻和研磨天然石材的不可逆过程,这些作品被变为具体的现实。他的作品与一系列照片印刷品或大理石板相得益彰,通过精致的油彩、笔触或渐变的色面重新激活。以表象和抽象为参数,维米尔施的作品引发了无限的感知体验,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指涉出现与消失之间差距的色彩感;二维与三维、非物质与有形、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维米尔施2007年荣获“比利时青年画家”奖,现在意大利都灵生活工作。在全球各大艺术家举办个展包括西班牙巴塞罗那的Blueproject 艺术基金会、比利时根特美术馆、日本茨城县北艺术节。委托永久装置项目包括法国比亚里茨老佛爷百货外墙、瑞士日内瓦公路盐罐等。他的作品亦获比利时国家银行、根特市立当代美术馆、美国罗斯艺术博物馆(Rose Art Museum)等收藏。维米尔施由贝浩登代理,作品参加纽约Frieze 艺博会、瑞士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

 

塞法·克莱因 Seffa Klein.jpeg

塞法·克莱因 Seffa Klein

 

1996 年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作为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孙女、艺术家凯西·克莱因(Kathy Klein)和伊夫·克莱因(Yves Amu Klein)的女儿,塞法·克莱因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血统,以其抽象、炼金术和脑科学作品而闻名。2019年,Artnet将她列为洛杉矶九位值得关注的新兴艺术家之一。

自 2017 年以来,她一直在玻璃画布上创作作品,使用的不是油漆,而是铋,她点燃铋以呈现其颜色,玩弄这种金属的虹彩及其象征意义(即使不是炼金术意义)。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纯粹的抽象,它们还代表了宇宙能量或基于支配宇宙法则的神圣数学的几何系统。塞法·克莱因热爱科学,尤其是数学和化学,她将纯粹的概念和/或精神,甚至冥想的方法与深刻的手工和身体实践融合在一起:玩火来改变物质的形式和内部组织,在熔融的金属中绘画和雕刻,有时与石膏结合,焚烧花朵,在冷却的金属凝固物中凝结植物。塞法·克莱因的作品虽然坚定地转向宇宙,但同样扎根于自然、矿物、植物和动物世界。

 

Beijing

1st Space

D06,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st. Beijing, China

2nd Space

B01,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st. Beijing, China

Headquarters Space

B5, Yard No.3, Jinhang E. Road., Shunyi Dst, Beijing, China

Hong Kong

Central Space

10/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Wong Chuk Hang Space

20/F, Landmark South,

39 Yip Kan Street,

Wong Chuk Hang, Hong Kong

Bangkok

Room. 201 - 206
River City Bangkok,
23 Soi Charoenkrung 24,

Bangkok, 10100, Thailand

Seoul

B2, 6,

Apgujeong-ro 75-gil, Gangnam-gu,

Seoul, 06011,

Republic of Korea 
 

Singapore

402 Orchard Road,

Delfi Orchard #06

Singapore

Inquire for information  |  查询更多资讯

Follow us  |  关注我们

  • Grey Facebook Icon
  • chn_wechat
  • Grey Instagram Icon
  • Artsy_logo.svg copy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Vimeo Icon
  • Ocula symbol 2
  • LinkedIn
  • XiaohongshuLOGO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订阅我们的简讯

Copyright ©1997- 2024 Tang Contemporary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