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新绘画

陈可、陈彧君、罗荃木、李昌龙、项楠、李青 、马轲、刘家华及张文荣

9.28 – 11.11, 2017

​曼谷

Installation Views
Press

中国特有的艺术教育体系,绘画一直是中国艺术家的主要创作媒介。以“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绘画,一直以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标签式的“标准像”。这一现象的形成的确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当代艺术在走上国际化的开始就面临着西方当代艺术权利中心的“选择”和“被选择”的命运。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分享异国情调的同时,开始关注在中国这一特殊体制下的特殊艺术形式,这恰恰也暗合了国际艺术商业化的需求。然而,这丝毫不能掩盖这类作品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及赢得国际声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全球政治、文化甚至人文价值观的变化。

​媒体材料

马轲

马轲

雾霾 布面油画 180x320 cm 2014

马轲

马轲

女肖像 布面油画 96x81 cm 2016

陈彧君

陈彧君

错屋 No.20161102 布面丙烯 120x87 cm 2016

罗荃木

罗荃木

蜂蜜是如何酿造的 布面油画 192x304 cm (192x152cm x 2) 2012

张文荣

张文荣

我们 布面油画 260x145 cm 2017

李青

李青

十八棵松树 木、拼贴、丙烯、油彩、有机玻璃、木炭、织锦 99x99x7 cm 2016

陈可

陈可

舞蹈 布面混合材料 160x110 cm 2015

李昌龙

李昌龙

白色手套 布面油画 160x120 cm 2017

项楠

项楠

公牛与海 No.9 布面油画 206x180 cm 2017

项楠

项楠

公牛与海 No.8 布面油画 206x180 cm 2017

刘家华

刘家华

伪秩序No.18 布面丙烯 145x120 cm 2016

刘家华

刘家华

鲲 布面丙烯 150x200 cm 2014

李青

李青

互毁而同一的像·爱201501 照片 (2张) 布面油画 (2张) 各 80x80 cm 2015

罗荃木

罗荃木

不夜城 布面油画 150x110 cm 2017

Works
Artist

 

朱彤 - 策展人

 

b.1970  南京, 中国

 

南京先锋当代艺术中心馆长,1970年出生于南京。曾策划过“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书写——首届南京国际双年展”、“朦胧——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国际巡回展等重要的当代艺术大展。出版过《演变》、《超越的维度》、《幻想》等多部学术专著,是目前活跃在国内外著名当代艺术策展人。

 

 

李青

 

出生于 1981

湖州, 中国

李青,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现居上海、杭州。 于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曾在阿拉里奥美术馆,首尔,韩国;歌德开放空间,上海,中国;Tomas y Valiente艺术中心,马德里,西班牙等机构举办过精彩的个展。同时参加过许多著名艺术机构的群展,如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福冈亚洲美术馆,福冈,日本;圣保罗当代美术馆,圣保罗,巴西;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国;印尼国家美术馆,雅加达,印尼等。他的作品也被很多艺术机构及基金会纳入收藏,例如德意志银行,德国;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瓦伦西亚;龙美术馆,上海,中国;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中国;DSL基金会,巴黎,法国;阿拉里奥美术馆,首尔/济州,韩国;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中国; 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等。

 

​陈彧君

 

出生于 1973

莆田, 福建, 中国

 

陈彧凡,1973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97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研究所。陈彧凡的作品围绕着视觉的结构与意念的强度,并借由物与空间的集与散,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实践。作品由点和线组成的平面,面与物构成空间,再以叠加与重复行为发展出时间的线索,这是艺术家与材料的沟通过程,也成为陈彧凡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像是一种自我体验的修行;以当代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观念性行为艺术。

Catalogue

咨询

Thanks! Message sent.

Inquire for information  |  查询更多资讯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订阅我们的简讯

Follow us  |  关注我们

  • Grey Facebook Icon
  • chn_wechat
  • Grey Instagram Icon
  • Artsy_logo.svg copy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Vimeo Icon
  • Ocula symbol 2
  • LinkedIn
  • XiaohongshuLOGO

Career Opportunities |  职位空缺

Copyright ©1997- 2025 Tang Contemporary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