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往往强调主体的自发性和自然状态。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展现人为的对于静谧的追求,画面上的“无为”被进一步放大,在某种程度上浅化了艺术家的个人情绪和对现实存在的困惑,将这些情绪进行投射与再处理。这些视觉化的组合如同无声的游戏,设下微妙的谜底,穿透带有简单或矛盾叙事的表层,缓慢展开创作者隐藏的情绪和暗示的线索。
张慧的作品常被认为是如小说般充满著文本性与叙事感,而此次展览中的四件作品,相对于超现实的梦境,更接近于现实的摄影,过往记忆的多维转译。画中的故事、隐喻、映射已不再重要,历史的指涉也在更为明亮的画面色彩中被淡化,留下的是作者在8年的时间跨度中所渴望探查到的宁静与生命力。
人性丰富且复杂,经常作为被表现的对象。刘斌尝试营造出简单、时而重组的形象,引导观者沉浸于荒诞或虚无的情感世界,包含惊悚疯狂、天真与温暖。刘晔借鉴圣经故事和但丁神曲,画面人物被打破身体结构,却始终处于平衡的序列感,罪恶之花似乎潜藏在这带有神性的宁静中,淡而忧郁的古典气质将人类本性的纯粹、贪婪、虚荣、冷漠等矛盾和混沌感体现得直接而隐忍。
王悠更常取材于日常生活,她对生活中不同时空的人、物、景进行情节重构,形成与常规视觉构图有别的表达方式。跳跃而活泼的表现手法丝滑不突兀,整体晕染着独特而细腻的情绪。神态各异的舞者,华丽逼真的天鹅,内心困惑的男孩,鲜活的形象模糊了创作与观赏的边界,作品的叙事则是王悠给予观众的留白。
时砚亮对城市景观和时代迷局的思考和忧虑,以静止状态表达困惑。轻卡通式的明快色彩与人们生活中的某一瞬间情绪相得益彰。现实中的时间流逝,而画面中的记忆留存,这份平静感透露出当下社会大部分人无所适从的迷茫。
竹子(吴建安)通过对自然风景的重构,打造了充满纯真元素的超现实世界,而不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临摹。有别于平涂绘画的呆板特点,他对基础绘画成分的运用自如,颜料与点线面共同谱出动感的节奏,形成了规整却不失流动性的和谐。
余宣一直在探索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三只白色的羊在略显单调的灰蓝色背景和右上角的理发店广告灯牌前站立,还是四只熊猫安静栖息在浓烈的红色背景前,都在宁静的画面里形成了强烈的侵入感与情绪对比。油画颜料的堆积淡出视野,冷硬却充满生气的画面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景观的矛盾理解和回应。
这些画作并非单纯的写实,而是人造静谧的松弛。艺术家们没有直接描绘特定的主题,而是对不同概念和多种景观进行刻意而隐晦的表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物体再处理,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宛如剧场中的景观变奏。这种非自然的松弛,是创作的另一种本真状态,也是别样的挣扎。
刘斌 颂扬四大美德 布面油画 100x200 cm 2022 | 刘斌 皮诺曹的梦 布面油画 135x175.5 cm 2021 | 刘斌 沉思 布面油画 25.3x30 cm 2024 |
---|---|---|
刘斌 孢子之战 布面油画 200x180 cm 2022 | 刘斌 寻觅奇花 布面油画 165x138 cm 2023 | 刘斌 威仪有度 布面油画 30x24 cm 2022 |
刘斌 爱与微光 布面油画 31x41 cm 2023 | 刘晔 孪生 雨露麻布面油画 120x100 cm 2024 | 刘晔 晨星 雨露麻布面油画 120x80 cm 2024 |
刘晔 冠军 雨露麻布面油画 120x80 cm 2024 | 刘晔 失乐园1 雨露麻布面油画 180x140 cm 2024 | 刘晔 失乐园2 雨露麻布面油画 180x140 cm 2024 |
时砚亮 盛宴 - 6 布面丙烯 216x190 cm 2022 | 时砚亮 迪丽热巴 布面丙烯 120x80 cm 2024 | 时砚亮 从清晨到日暮 布面丙烯 160x180 cm 2023 |
时砚亮 一个chill的下午 布面丙烯 200x180 cm 2024 | 王悠 天鹅之歌 布面丙烯 160x180 cm 2023 | 王悠 睡不着的男孩 布面丙烯 140x120 cm 2024 |
王悠 目光所在 No.2 布面丙烯 140x120 cm 2023 | 竹子(吴建安) 下水 布面油画及丙烯 150x200 cm 2023 | 竹子(吴建安) 星际舰队 布面油画及丙烯 150x200 cm 2023 |
竹子(吴建安) 蓝溪 布面丙烯 150x200 cm 2023 | 竹子(吴建安) 前路 布面油画及丙烯 150x200 cm 2023 | 余宣 三只羊 布面油画 180x120 cm 2024 |
余宣 四只熊猫 布面油画 180x120 cm 2023 | 余宣 舞狮 布面油画 120x180 cm 2024 | 张慧 雪景II 纸上水彩 38.5x26.5 cm 2015 |
张慧 ⾝體·消息 布面油画 60x40 cm 2023 | 张慧 從前·晴天 布面油画 40x30 cm 2023 | 张慧 蔓延 布面丙烯 200x400 cm 2016 |
艺术家
刘斌
1979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北京
刘斌在中国北方郊区的一个军事基地长大,童年时看着父亲的军事同事们绘画社会现实主义的海报。1998 年移居北京后,刘斌完成了大学学位,此时正值中国经济爆炸式增长的十年。2002 年,他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与设计系,此后一直追求成为独立艺术家的道路。
2012 年,刘斌与另外两位艺术家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共同创立了艺术家团体 KETCHUP。受到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和斯蒂芬-萨格迈斯特(Stefan Sagmeister)等人的启发,该团体创作了一系列荒诞幽默的多媒介作品。同年,他们在北京的 Sky Moga 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个展,展出了与标志性蓝筹艺术家如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和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风格合并的模仿性画作,巧妙地对价值和意义的诠释进行评论。2013 年,KETCHUP 在现为北京今日美术馆的画廊举办了第二次个展,展出了以性别认同为主题的概念摄影、雕塑和装置作品。
在个人创作实践方面,刘斌始终忠于油画创作。他以荒诞主义和虚无主义作为人生哲学,成就出一个个色彩绚丽而奇异,时而崇高、时而憎恶的宇宙。他亦深入历史和人性的议题,探讨人类本性的矛盾,使画面同时充斥着人类潜能的恐怖与美丽。
刘晔
1984年出生于中国湖南长沙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湖南长沙
刘晔在2007年本科毕业于华侨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后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人物画高研班,现工作生活于长沙。
刘晔早期学习中国画后转油画,对人物以及对人在处境变化中呈现出的各种情绪和状态感兴趣,他将古典的人物造型剥离出肌肉、骨骼,和几何图形呼应,形成具有像征意味的画面。在画面中他一边探索人性中矛盾混沌的一面,一边又将其藏匿抚平,构成作品的主旋律。
刘晔的参展经验包括:“北京艺博会”,伯年艺术空间,2023;“生命手帐”,盒止美术馆,福建,2021;“中国美术学院100周年建校纪念展”,2018等。
时砚亮
198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诸城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北京
1981年生于山东诸城,2004年至2008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作品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机构。
时砚亮的作品有的以城市华光作为背景,辅以他对时代迷局的忧思;有的对房间一角细致打磨,展示他在审美趣味上的实验。视觉符号的重组,描述他对意义的困惑。画中的主角是人物、动物、食物,但对时砚亮来说,它们统一是“静止在此刻的物”。艺术家处于由个人成长向家庭责任过渡的阶段,是一个传播媒介快速更新的新时代,是一个意义不断被新意义覆盖的时刻。时砚亮并非有意以静物为题材去创作,而是创作初衷和画面关照上的矛盾性,让静物画成为了一个解释的管道。
他的个展包括:2024夕阳、天使、肉 – 时砚亮的新静物(又生空间,北京),2023 ArtPro藏家推荐展 – 时砚亮个展(ArtPro Space,北京),2022日常的隐喻 – 时砚亮个展(hiart space,北京),2021卡通的泡沫 – 时砚亮个展(PENGS SPACE,深圳),2020晚霭 – 时砚亮个展(hi艺术中心,深圳),2010西瓜山 – 时砚亮个展(世纪翰墨画廊,北京)。他的作品也曾在中国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台湾国立美术馆、中央美术馆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等机构展出。
王悠
1988年出生于中国哈尔滨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北京
王悠1988年出生于哈尔滨,成长于深圳,200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
她的作品涵盖绘画,水彩和素描多种形式,艺术灵感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她喜欢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以一种犹如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即兴地描绘和重塑现实中的形象。透过形象的跳接与造型语言的转换,让你的目光不断遭遇意外。这些形象极具表现力,记录了身处当下时代复杂的人类情感,画面中她并非真实地再现某一形象的场景,而是邀请不同时空的人或物共同分享同一时空的情绪。
常常可以看到她在画布上犹如随机性的留白。人物、动物、植物、花纹与符号,还有明明白白的线条,以及一些费力的局部塑造。打破视觉常规的构图以及鲜明的色彩,创作方式俏皮活泼。对画面的描绘游走于具象和抽象之间,并夹杂着奇幻的想像和叙事,情节令人心生困惑但同时又令人神往。
近期展览包括:《共存》,南城美术馆,冲绳,2024;《TAG·新当代-离岸》,西海美术馆,山东,2023; 《Kong-Fu:Form and Meaning(形与意)》,元美术馆,北京,2023;《春之祭》,MASSIMODECARLO画廊,北京,2023;《海明威的盛宴》,TANKO CB Lab大水花艺术中心,北京,2023;《向墙壁发问》,唐人当代艺术中心&颂艺术艺术中心,北京,2023;《初绽》,宝格丽,北京,2023;《手感》,永乐艺术空间,北京,2022;《所有人都为甜甜圈而来》,愿景艺术中心,北京,2022 ;《Feelings on Paper》,MASSIMODECARLO画廊,2021。
余宣
1981年出生于中国湖南株洲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北京
余宣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他利用绘画、装置等各种当代艺术媒介来表达现实生活中各种有趣或无趣的局部和片段。用这个创作过程去寻找生活中的内在逻辑,就是余宣一直以来的兴趣。借助各种动物形象之自我意识的表皮和所处的超现实环境来反映不同的当代社会景观,是余宣近期绘画作品的主要创作脉络。
路牌和理发店的广告灯牌其实是高度提炼后的设计结果。余宣将这些人造设计物品刻意地放置在或超扁平或褶皱的背景中,与用颜料堆积的厚重的动物形象形成了一幅幅突兀的具有怪异美感的画面图像。形态上的人造物与自然物,形体边缘的流畅与自由,质感上的平滑与起伏,都是余宣对纷繁复杂的不同社会景观的某种回应。艺术家既留下种种暗示寓意的蛛丝马迹,也常用障眼法来淡化每一次暗示。
余宣的参展经验包括:《向墙壁发问》(颂艺术中心,北京,2023),《炽热的前路》(inner flow Gallery,北京,2023),《深度意像中国当代艺术特展》(深圳, 2022),《未来没有我-快闪双年展》(九美术馆,北京,2021),《观念、形式与日常化第三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深圳,2019),《绘画的逻辑线》(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19),《无问东西-中国当代艺术展》(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2019),《历史与现实》,(宁波美术馆,宁波,2018),《贩夫走卒-当代艺术的市井现象》(33当代艺术中心,广州,2017),《你躲不掉的.当代艺术与宿命》(贤空间,北京,2017),《自由场域北京798. 贵阳当代艺术展》(贵阳,2016)等。
张慧
1967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北京
张慧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是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后感性小组重要成员,后又于2004年组建异象聚小组。
在早期的探索中,张慧发展出以行为和装置为主的艺术创作,而后也在多媒体和现场戏剧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从2006年在长征空间举办的“局部地区”个展开始,张慧主要集中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他的作品将可读性和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暗藏其中,同时又反思人们认识现实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力求拓展现实事件及其图像背后的结构。
张慧探索现实与潜意识,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的模糊地带。在他近期的作品里,张慧以绘画作为一种调查方式,对永续性和其与时间、空间的概念关系进行持续的行为性的探索。张慧作品的研究对象从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平凡习惯,到对其他维度的探求——这成为了艺术家能够唤起戏剧般共鸣的作品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张慧曾在长征空间(北京,中国)举办过多次个展,包括2020年的《中东铁路:张慧》,2018年的《张慧2018》,2016年的《张慧》,2014年的《广场》 ,2012年的《空地》,2009年的《二十一层半》,2008年的《时刻准备着》,以及2006年的《局部地区》。他的群展包括,2020 年的:《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紧急中的沉思》,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8 年的:《绘画地图》,北京当代·艺术展,艺述单元,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北京新语》,三远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在集结》,chi K11,沈阳,中国;2017的:《陆仁甲》,上海星美术馆,上海,中国;《社会情绪》,Cc 基金会,上海,中国;《自由场域——北京798·贵阳当代艺术展》,贵阳798 艺术中心,贵阳,中国;《后感性:恐惧与意志》,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海,中国等。
竹子(吴建安)
1984年出生于中国江西
现工作及生活于中国上海
吴健安对绘画的理解就是控制颜色,造型,空间,点线面,笔触,构图等底层逻辑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涂涂抹抹之间把灵魂投射上去。他的近期绘画探索的是如何重构对自然风景这一永恒主题的认知。通过改变每个构成元素的关系,控制绘画过程中出现的失控,用天真烂漫的想象去填补一知半解的空白来创造一个纯真的超现实世界。
他的主要个展:“脊椎”2021(BANK画廊)“塔园”2013(上海当代艺术馆)“山河水”(空白空间画廊)群展:“时间引力”成都双年展2022,“罪恶躯体”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馆, 广东美术馆, 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